2020-11-27 09:58 來源: 中關村在線 業界資訊
盡管蘋果公司一直依托于中國智造以及配套的中國手機產業鏈,但其實在很多關鍵配件和高溢價配件的采購上更傾向于美日韓的產品。 根據最新的拆解報告顯示,iPhone 12所采用的中國配件成本占比不足5%,而韓國配件則高達26.8%,國產不應該是廉價的代名詞。 韓國占比大增有原因 蘋果之所以采用成本占比更高的韓國造零部件,主要是因為iPhone 12所采用的OLED屏幕是三星或LG供應的產品,僅此一項就高達70美元,其A14芯片也才40美元。 最近有消息稱,我國京東方再次被排除在蘋果OLED屏幕供應商之外,主要原因是良品率。 京東方的進步速度有目共睹,但蘋果公司是一家對配件供應鏈要求極為嚴格的公司,不僅要性能指標出色,而且還要價格便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iPhone充足的利潤率。 其實京東方沒輸在性能和規格,而是輸在了良品率(成本)上,國產并不一定就是廉價。 美日韓豎起技術壁壘 Fomalhaut發布的數據顯示,高端iPhone 12 Pro的成本為406美元,其中韓國和美國零部件分別占了26.8%和21.9%。 與去年秋天上市的使用LCD顯示屏的iPhone 11相比,韓國零部件在總價值中的占比大增了9.1%,而美國零部件的占比則相應下降了3.9%。 國產不應該是廉價的代名詞此外,根據拆解發現日本科技企業對iPhone的貢獻依然非常大。 索尼是iPhone 12 Pro的三個相機鏡頭所使用的CMOS圖像傳感器的主要供應商,這些傳感器的售價約為每個5.4美元至7.4美元。美日韓企業占iPhone 12成本的大頭,主要依靠的是強大的技術壁壘。 國產配件費力不賺錢 至此來看,韓系面板占去不少成本占比,美系芯片又瓜分了一大部分,日系在影像模塊也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么對于中國的供應鏈而言,就只剩下技術水平相對較低,溢價力也相對較低的周邊配件。所以長期以來,國產配件和供應鏈體系一直充當費力不賺錢的角色。 今日還有消息指出,一顆高通X55基帶的價格高達90美元,竟然比兩盒蘋果A14芯片(約40美元)的價格還要貴。 因此來看,技術和專利才是提升產品議價能力的不二法門,絕無僅有才能更好的提升利潤率,中國企業必須依靠技術研發突破美日韓技術壁壘。 鯰魚效應正在起作用 當然,中國的手機供應鏈企業也在不斷的突破技術壁壘。比如,最近歐菲光官方宣布已經實現了一億像素的7P光學鏡頭啟動小批量產,突破高端鏡頭技術壁壘。 盡管此前有消息稱歐菲光被踢出蘋果iPhone 12的供應鏈,但是歐菲光并沒有停止研發的腳步。 歐菲光實現技術突破中國引入蘋果iPhone的生產線,發揮出了行之有效的鯰魚效應,其實整體上對于我國智能手機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水平提升有很大幫助。 其實回顧近年來的發展,中國的智能手機無論在品牌端還是制造端,還是技術端都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中國科技企業從未停止進步的腳步,請在給他們一些時間,國產不應該是廉價的代名詞! |
免責聲明: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另,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投資者若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訪問科技快報網:http://www.74431289.buzz
京ICP備16040907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31211號 ©2016 - www.huiyumedia.com